中国第一座水电站——昆明石龙坝水电站
曾经有人问德国西门子的工程师:“你们的发电机寿命有多长?”,工程师回答道:“去看看你们云南的石龙坝水电站就知道了。”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,距今已有百年历史。而其配套的电力系统也是中国的第一个高压电力设施。现存其中由西门子(SSW,即Siemens-Schukert Werk) 制造的发电机和伏依特(J. M. Voith) 制造的水轮机至今仍然能运转发电。 地理位置 所在的河流:螳螂川 螳螂川,系金沙江支流,全长252公里,为滇池之唯一出口。螳螂川自滇池流向西北,经昆明市之安宁、富民、禄劝,于禄劝与东川交界处注入金沙江。其上游称螳螂川,过富民称普渡河。 地理位置(第一车间经纬度坐标):24.852767 N,102.525267 E 距昆明:32KM 平面示意图 此示意图陈列于石龙坝水电站历史文物陈列室中(拍摄于2010年7月14日): 此示意图是我使用Google Earth制作的: 县志记载: 《昆明县志》记载: 耀龙电灯公司宣统二年(1910年)成立,先是勤业刘孝祚提倡官商合办,以有障……呈由本省政府咨部立案注册,准专利二十五年,以资提倡。股额原定二十五万元,后因工程浩大,又经商会总协理王鸿图……等擔(dan4)款四十余万元始举其事。其公司租民房位局在薎(mie4)子坡,机房在小西门内水塘子,其水电机在石龙坝。 ——《昆明县志》第三册·政典志·实业(陈荣昌,1925年刻末定卷样本,云南省图书馆藏书:272.27/府8) 注:原书为线装古籍,标点符号、拼音及年份是我加的。 零件的运输 建厂之时,昆明尚没有通往郊区的公路,所以,水电站的机器设备是通过以下途径运到工地的: 由轮船将零件运到越南海防——通过滇越铁路将零部件运到昆明火车南站——在德胜桥装船,顺盘龙江而下运到滇池——用船运到螳螂川——顺螳螂川而下,运到平地哨——用人力或者畜力运到工地 其中,最后由平地哨运往工地是这样运输的: (机器设备)被搬上滚木。滚木前头由十多头大水牛牵引,后头由数十人推撬,两旁由十多人拉扶,一寸一寸滑,一步一步挪,平地哨至石龙坝仅7公里,却足足滑行了1个半月,才将机器平安运到石龙坝。 第一车间 第一车间为石墙瓦顶机房,面积345平方米,安装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3.3千伏、50赫兹、240千瓦三相交流水轮发电机2台。门口有一副对联: 机本天然生运动 器凭水以见精奇 把这副对联的头两个字连起来就是:机器 对联的横批为:皓月之光 对联的特写: 里面正在发电,所以门不让进,从大门只能看到新的机器,100年那台是去侧门看的: 第一车间的尾水就从下面流出来: 第一车间前面的“前池” 这就是水坝了,那根黑色的管道就是引水发电的 配套设施 水利设施 一期工程:石龙坝上段筑拦河石闸坝一道,长55米,高2米,闸墩17座,闸门16孔,墩高2米、宽l米、厚3.3米,取水口首部设控制闸,闸门可调节启闭。由取水口到前池沿山开凿修筑石砌引水渠一条,长1478米,宽3米,深2米。还在前池修筑溢流堰及排沙闸门。水渠、石坝等均以石料打平镶砌、水泥勾缝。 从水坝上流下来的水: 这个貌似是泄洪道一类的东西: 电力设施 供电线路:22Kv(22000V)高压输电线 变电所位置:昆明小西门水塘子 附属设施 办公室一栋,住房等,抗日战争时期还修建了护厂炮楼等(下图所示的老楼拍摄于2010年7月14日,现在为石龙坝水电站厂办和陈列室所在地) 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发电机 下图展示的是现存于第一车间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水力发电机(拍摄于2010年7月14日,图中黑色的那台机组,水轮机是奥地利伏依特水轮机),这台机组是1910年建厂时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的两台机组之一,至今仍然能正常发电(质量好得令人震惊)。其主要技术参数为: 单台装机容量:240千瓦 输出电压:3300伏 发电机类型:三相交流发电机 转子的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流,产生接近于正弦分布磁场(称为转子磁场),其有效励磁磁通与静止的电枢绕组相交链。转子旋转时,转子磁场随同一起旋转、每转一周,磁力线顺序切割定子的每相绕组,在三相定子绕组内感应出三相交流电势。发电机带对称负载运行时,三相电枢电流合成产生一个同步转速的旋转磁场。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相互作用,会产生制动转矩。从水轮机输入的机械转矩克服制动转矩而作功。 输出交流电频率:50HZ 上世纪50年代,这台机组还曾被拆装到开远效力,后来又被送到过绿水河、石屏、通海等地支援;直至1987年,石龙坝水电厂花钱购回这台机组。而建厂时与它一起引进的另一台机组,至今仍在富源效力。 下图为该机组的调速器: [...]